首页

彩琳视频在线

时间:2025-05-26 07:30:24 作者:经济随笔丨中国经济靠什么“顶住了压力”? 浏览量:57674

  近日,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公布。有一个细节:各方面谈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,不约而同地说到——中国经济“顶住了压力”

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,4月份,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、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,“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”。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说,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,“消费投资稳定增长、出口顶住巨大的外部压力保持增长”,中国经济运行“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内生动力”。

  有压力,是寻常事。如此强调“顶住压力”,又不寻常

  今年以来的中国经济,顶住了哪些压力?靠什么顶住了压力?顶住压力意味着什么?怎么继续顶住压力?如何把压力变为动力?——压力是测试题,检验着中国经济的韧性

  巨大的压力首先来自外部。这4个月,国际环境的急剧变化,有目共睹。很多分析者曾认为,到3、4月份,中美贸易遭受的冲击,就会体现在经济数据里。然而,我国货物进出口依然保持了持续增长,4月份同比增长5.6%,1—4月份同比增长2.4%。

  外贸稳住,殊为不易。靠什么?

  一靠多元化。尽管对美贸易出现下滑,但对东盟、韩国、日本、中亚五国出口快速增长,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进出口加快。这边不亮那边亮,一边不亮多边亮

  二靠及时应变。特别是民营外贸企业,看数据,增长在加快;看过程,应变是常态。供应链出现波动时,拼的是调整能力。历经几十年风雨,中国外贸企业是应变的“老把式”

  三靠坚实基础。我国产业体系完整,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。遇到变数大的外部冲击时,腾挪的空间大,抗压的韧性强。“压舱石”分量重,大风大浪里的船,才稳得住。

  中国经济的“外”与“内”,从来辩证统一。“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”,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关键要求。外贸能顶住压力、稳住局面,不只是靠涉“外”的努力,更根本的,还是靠“内”功。

  国内需求不足也是一种压力。压力,正在被转化成拓展内需空间的动力。多方努力中,特别要说说“两重”与“两新”,一个分量重,一个新意足。

  “两重”——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,从去年春天起步。“两重”聚焦发展急需、常规手段解决不了、多年想办而未能办、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。去年,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了1465个“两重”项目,今年刚4个多月,资金已安排了近5000亿元。

  钱投下去,项目建起来,“扩内需、稳增长、惠民生”,作用已显现。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、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城市地下管网、“三北”工程等,既体现国家意志,也增进民生福祉。干一件,成一件,体现着顶住外部压力,“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”。

  “两新”——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,今年继续加力扩围,焕发了消费活力,也拉动了投资增长。广大消费者“用脚投票”,参与度很高。到“五一”长假结束时,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,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卖出了5500万台,手机等数码产品卖出了4100万件,1.2亿人次的消费者享受了以旧换新补贴。

  “1.2亿人次”,对于扩内需来说,这是个了不起的数字。

  中国经济,像个很有劲儿的弹簧。压力越大,弹起得越有力。今年以来,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经济数据,普遍向好。这为继续顶住压力、始终在风浪中“办好自己的事”,提供着持续输出的新动能。

  中国经济靠什么“顶住了压力”?党的领导,制度优势,超大规模市场,亿万人民创造,这是根本。

  前4个月“顶住了压力”,并不意味着可以松口气了。困难与挑战,仍然摆在面前。复杂严峻的形势,还将长期存在。

  顶住压力,从来是中国经济参与者的必修课。

  顶住压力,没有一劳永逸的“一招鲜”,得守正创新,不断拿出管用的好办法。

  顶住压力,不是被动死扛,而是主动向新向前。

  (文丨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以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行稳致远

“七、八年前我第一次来到云南,只觉得这里好美。”两岸经营者俱乐部主席、台湾大健康产业联盟协会理事长王国安说,此次一下飞机,迎面而来是云南各州市的特色资源亮点宣传,“我从中看到当地的蓬勃发展,充满生机。”

广东推出十大最美公益林(天然林)打卡点

沈德法出生于1965年1月,工商管理硕士,正高级工程师,高级经济师,曾在浙江建投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任职,曾任浙江建工副总经理、总经理、董事长、党委书记等职。

(文化中国行)丹青出毓秀 翰墨见文心

——下载施普林格·自然作者开放获取内容的读者人数逐年增加,数据显示,2021-2022年期间,下载人数分别增加了15%(混合型期刊)和10%(纯开放获取期刊)。

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孙占和、袁泰刚、谢肃、宋霖提起公诉

从历史资料分析,“七下八上”期间,全国洪水多发频发,容易发生流域性洪水。水利部会商分析研判,今年“七下八上”期间,我国旱涝并发、涝重于旱,暴雨洪水等极端突发事件趋多趋广趋频趋强,致灾影响重,形势严峻复杂。从7月16日0时起全国进入防汛关键期,水利系统将全面启动防汛关键期工作机制,将进一步加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“四预”措施,贯通雨情汛情险情灾情“四情”防御,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,突出抓好水库安全度汛、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。

张爱玲逝世28周年:未踏祖籍故土,却“书香继世”

“在中国投资和创新发展是我们的坚定承诺。”古月说,植根中国37年来,施耐德电气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始终充满信心。在他看来,中国市场充满活力,充满挑战,更充满机遇。随着中国提出新质生产力,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,施耐德电气也将持续强化“中国中心”战略,追求更高效绿色,更加环保的发展路径,并将其落到实处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